首页

湘女王百度网盘

时间:2025-05-25 08:23:57 作者:我的家乡dǎi得很 浏览量:11590

 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(记者 陈溯)7月12日是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,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(国家林草局)获悉,近20年来,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、强度减弱的趋势,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,减少到近10年均值9.2次。

  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,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。

 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,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(沙尘源、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),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。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、建设防护林,可以增加地表植被,防治土地沙化,减少沙源面积,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、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,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《防沙治沙法》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。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,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。

  经过长期努力,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,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。据国家林草局统计,“三北”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.8亿亩,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,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,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%降低到70%左右,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,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,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。

  中国积极履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。近一年来,中国以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,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、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,重点面向东北亚、阿拉伯国家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,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,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”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

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核实灾情,积极组织力量救灾,尽快修复受损的交通、电力、通信等基础设施,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严格落实渔业安全生产“六个100%”,做到不安全不出海。加强转移安置人员管理,做到“不安全不返回”;继续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,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(完)

北京内蒙古劳务协作送岗位 企业求职者“双向奔赴”

习近平: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,不能忘记来时的路,继续走好前行的路,坚定理想信念,牢记初心使命,植根人民群众,始终保持蓬勃朝气、昂扬斗志。

马骏、穆鹏任北京市副市长

对于自己的义举,邓本展显得非常淡然。“我在部队时受过训练,在部队时曾立过个人三等功,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本能地冲上去。而且,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,也是一名共产党员,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别人。我相信正能量的人、好人还是多的,我会把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。”

【新春纪事】四川攀枝花:年轻人返乡捧起“攀果”拥抱创业甜蜜

记者会持续约1个小时。在白宫新闻秘书让·皮埃尔提示还剩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后,拜登又接连回答了三位记者的提问。话题依然集中在“退选”上。

经过数百米的行驶,10余名村民抱着4个小孩撑着雨伞,在齐膝深的水中翘首以盼,终于迎来身穿绿迷彩的人民子弟兵,原本焦急的脸上瞬间笑开了花,挥舞着双手和民兵们打着招呼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